-
鸡蛔虫的发生与防治
鸡蛔虫是鸡线虫中最大一种,形如豆芽,呈淡或乳白色。鸡生蛔虫后,影响生长发育,逐渐消瘦,严重时造成肠道阻塞,甚至大批死亡。成虫主要寄生在鸡小肠内,每天能产生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10-12天左右的发育,被鸡吃后,幼虫脱离卵壳分散到整个小肠,并钻入小肠,在肠腺中继续生长发育,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开肠腺进入肠腔发育成为成虫。 防治上...
-
鸡蛔虫病预防措施
1)保持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扫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定期更换垫草,保持饲槽、饮水器的清洁,并定期消毒。 (2)应将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防止成年鸡带虫传播给雏鸡。 (3)加强饲养管理,饲料中应保持足够的维生素A、B和动物性蛋白。 (4)定期进行驱虫,幼鸡每2个月驱虫1次,成年鸡每年驱虫2-4次。 (5)提倡笼养,减少鸡的感染机会...
-
鸡蛔虫病防治
(1)预防: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做好鸡群的定期预防性驱虫,每年2~3次;发现病鸡,及时用药治疗。 (2)治疗:驱虫可用下列药物: ①丙硫咪唑:每Kg体重10~20mg,一次内服。 ②左旋咪唑:每Kg体重20~30mg,一次内服。 ③噻苯唑:每Kg体重500mg,配成20%混悬液内服。 ④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每Kg体重250mg,一次内服...
-
鸡蛔虫病诊断要点
(1)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怀疑为寄生虫病时,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虫卵,发现多量蛔虫卵即可确诊。 (2)也可根据粪便中发现自然排出的虫体或剖检时在小肠内发现大量虫体而确诊...
-
鸡蛔虫病病原
鸡蛔虫是寄生在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 雄虫长26~70mm,尾端向腹面弯曲,有尾翼和尾乳突,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泄殖腔前吸盘,二根交合刺近等长。雌虫长65~110mm,开口于虫体中部,尾端钝直。 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新排出虫卵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虫卵大小为7~90μm×47~51μm...
-
鸡蛋枣
果实特大,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0g,最大50g。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厚,深红色。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1%-35%,可食率97%。果肉质细,酥脆多汁,香甜可口。9月中下旬开始成熟,成熟期遇雨不易裂果,耐贮茂,是优良的鲜食、制干、蜜饯兼用品种,旱台地和水地均可栽培...
-
鸡虱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防治措施 一、体表灭虱。 1.喷雾灭虱。春、秋、冬季中午,可选用无毒灭虱精(用5毫升无毒灭虱精加2.5升水混匀)或用侯宁杀虫气雾剂、无毒多灭灵、溴氰菊酯(灭百可)等,按产品说明配制成稀释液,进行喷雾(将鸡抓起逆向羽毛喷雾)。 2.沙浴灭虱。成鸡可选用硫磺沙(黄沙10份加硫磺粉0.5~1份搅拌均匀)或用无毒灭虱精、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按产品说明配制成稀释液,再按黄沙10份加稀释液0.5~1份...
-
鸡虱病的治疗方法
鸡虱病是由各种鸡羽虱寄生于鸡的体表引起的。鸡羽虱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虫,全部生活史都在鸡身上进行,一般不吸血,只食毛或皮屑。 一、病原 鸡羽虱属于食毛虱日短角羽虱科和长角羽虱科的不同属,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鸡羽虱、鸡体虱,广幅长圆虱,大姬圆虱等种类。这些种类大小和外观形态虽有差异,但身体的大体结构均相同。羽虱是无翅的昆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宽,并宽于,有咀嚼型口器。分前中后三节...
-
鸡葡萄球菌病防治措施
(一)避免鸡只发生外伤。鸡舍内的设备安装要安全、合理,不能有任何尖锐的物体。对鸡进行断喙、剪趾、免疫接种时要细心,做好消毒工作。 (二)做好消毒工作,保持鸡舍、用具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用0.3%过氧乙酸进行鸡舍的带鸡喷雾消毒,可以减少环境中的含菌量,从而减少感染机会,防止本病的发生。 (三)加强饲养管理,适时通风,保持鸡舍干燥,适时断喙,光照合理,防止相互啄羽,鸡群密度不宜过大。...
-
鸡葡萄球菌病防制措施
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环境性疾病,为预防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1.防止发生外伤创伤是引起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鸡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和消除使鸡发生外伤的诸多因素,如笼架结构要规范化,装备要配套、整齐,自己编造的笼网等要细致,防止铁丝等尖锐物品引起皮肤损伤的发生,从而堵截葡萄球菌的侵入和感染门户。 2.做好皮肤外伤的消毒处理在断喙、带翅号(或脚号)、剪趾及免疫刺种时,要做好消毒工作...